為貫徹落實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規范化建設座談會精神,推廣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絡站的經驗做法,9月29日,我市召開全市代表聯絡站規范化建設現場交流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煜榮、秘書長黃超等參加了會議。
交流會現場先觀摩了火炬開發區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規范化建設情況;火炬開發區、東區及橫欄等鎮街人大負責人介紹了經驗做法;石岐、南朗、東鳳等鎮街人大作了書面發言,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對推進代表聯絡站建設工作很有啟發。
目前,我市共建成112個代表聯絡站,127個聯絡點,實現了鎮街的全覆蓋。其中建成中心聯絡站21個,在建3個,形成了以鎮街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核心,村居人大代表聯絡站為主體,生態環保、文化旅游、社區矯正、商會協會、法律援助等專業代表聯絡站為補充的代表聯系群眾陣地建設網格化體系。
我市代表聯絡站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效。按照省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要求,根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好橋梁”“國家機關聽取人大代表意見的好場所”“人大代表履行職責的好平臺”“人大代表學習交流的好陣地”這四好功能的定位,我市制定了《中山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基本規范指引》。指引從建設配置、接待要求、辦交處置、代表學習、代表履職、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3方面的工作標準。
馮煜榮表示,要深刻認識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增強使命擔當,進一步提升代表聯絡站的功能作用。今后除了要落實指引、保障聯系站工作外,還應進一步探索創新工作。比如,開展特色創建活動,可通過在代表聯絡站開設代表學堂、代表請您講、夜間接待群眾等活動,匯聚民智,激發代表和群眾的參與熱情;開展代表網絡化履職,可通過代表聯絡站(點)與“數字政府”、智慧城鎮運行管理系統有機結合,將鎮街黨委的年度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分解到二級網絡(聯絡站點),提升代表履職的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此外,還可線上線下結合、堅持上下聯動,從而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提高代表聯絡站的影響力。